鄂尔多斯则是闻名的土豪城市,以“羊、煤、土、气发家,人均收入多年位居全国榜首,成果非常亮眼。
除了呼包鄂,呼伦贝尔和阿拉善以优异的旅行资源闻名全国,乌海和霍林河以储量丰厚的煤炭资源令人瞩目,通辽和赤峰以兴旺的农业知名,满洲里和二连浩特以特征的边境旅行资源为全国游客所熟知。
相比之下,内蒙古有座城市却非常低沉,虽然是地级行政区驻地,还曾是自治区榜首座首府,有着优胜的自然风光和杰出的生态条件,各类资源一点不输其他城市,但在全国各大旅行攻略中,却很少看见它的姓名;它便是有“草原红城”之称的乌兰浩特。
乌兰浩特别称红城、王爷庙,坐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与松辽平原结合处,是兴安盟行政公署驻地,兴安盟政治、经济、文明中心,全市土地总面积235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万。
地处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的乌兰浩特,是内蒙古东部重镇,有着光辉的革新历史。
这座城市见证了我国拓荒东蒙古革新根据地的困难进程,树立民族一致战线的巨大豪举,是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的指挥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诞生之地。
但现在的乌兰浩特仅是一座县级城市,没什么名望,游客稀疏,在周边各旅行城市喧嚣喧嚷中,唯有它独守着那份安静。
清代时的乌兰浩特一带的是科尔沁蒙古王爷属地。崇德元年,漠南蒙古一致,清朝对蒙古地区拆部编旗,科尔沁部因较大分为6旗,乌兰浩特属科尔沁右翼前旗。
康熙三十年,札萨克图旗第三代郡王鄂齐尔在今乌兰浩特市区内建筑家庙,当地大众称王爷庙,后逐步把庙所在地亦称为王爷庙。
民国时期,日寇和伪满洲国政权在王爷庙设置兴安省,领兴安南、兴安北、兴安东、兴安西4省。
抗日战争成功后,1946年2月15日,在王爷庙建立东蒙古公民自治政府和兴安盟政府,4月两府吊销,28日,在王爷庙建立兴安省政府和兴安盟政府。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公民代表会议在王爷庙举行,宣告全国榜首个少量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此建立。
11月28日,王爷庙改称乌兰浩特,蒙语意为赤色的城市。1949年12月,内蒙古自治政府由乌兰浩特市迁往张家口,后又迁往呼和浩特。
1953年2月1日,在乌兰浩特建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乌兰浩特市改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1980年7月26日,康复兴安盟建置,兴安盟行署驻乌兰浩特市。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之地,乌兰浩特是全国民族区域自治方针最早的实践地。
作为东蒙古革新的摇篮和全国榜首个民族自治区的诞生之地,乌兰浩特很有稠密的赤色文明资源,一向传承着赤色文明的基因,城市处处都是赤色的印痕和遗存;如五一会址、内蒙古民族解放留念馆、乌兰夫工作原址等很多赤色景区。
每年旅行旺季,游客们都涌入了周边的呼伦贝尔、阿尔山或是齐齐哈尔,其实乌兰浩特的旅行资源也非常丰厚。
这儿地处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共同的地理位置,让这儿具有青山、秀水、林海、草原、湿地等丰厚的自然景观;
境内的科尔沁草原是我国四大草原之一,西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邻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又被称为科尔沁沙地,在雨水充足的年初绿草如茵,一望无边,在干旱的年月则大面积沙化,广阔凄凉。
乌兰毛都草原是科尔沁草原最美丽的部分,是一块被上天眷顾的当地,因此处生长着许多美丽动听的红毛柳而得名。
每年兴安盟那达慕盛会都会在乌兰毛都草原演出,牧民和全国游客云聚于此,热闹非凡。
在市区内有许多历史背景和文明遗址,新石器时代的查干诺尔文明遗址、辽代的韩州城遗址等等;
在市区东南部洮儿河滨,有东北地区最大的庙--葛根庙,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仿西藏斯热捷布桑庙款式的寺庙群,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气势雄伟壮丽,鼎盛时曾有1200名。
现在庙内共有20多名,在每年4月15日的庙会日,来自周边各旗市参与庙会多达四五千人。
成吉思汗庙坐落在乌兰浩特市区的罕山之巅,始建于1940年5月,是世界上仅有一座留念成吉思汗的古刹,与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被称“西陵东庙”。
古刹坐北朝南,圆顶方身,绿帽白墙,庙殿呈“山”字型,中心是高28米的正殿,大殿正中的大理石台基上坐落着高2.8m、重2.6吨的成吉思汗金身铜铸坐像,两旁陈设元代武器。
东西偏殿陈设元代服饰、书简、器皿。东西两边是高16.62米的偏殿,共有9个尖顶,是全国仅有的融汉、蒙、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刹,整座古刹高耸壮丽、气势沉稳雄健。
在人文方面,乌兰浩特地处草原,有着浓郁的蒙古族文明特征,又因接近东三省,在言语、饮食和日子小习气方面与之完美交融。
这儿餐桌上除了蒙古族特征的烤全羊、手扒肉、烤羊排和琳琅满目的奶制品,更有东北滋味的小鸡炖蘑菇、铁锅炖、锅包肉等各色东北家常菜。
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蒙古族员,除了蒙语,还会说一口纯粹的东北话,初来乍到的朋友,若不是街边牌子上的蒙文,标识着是在内蒙古境内,听着满大街的东北话,还认为到了东北某地,感觉甚是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