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巨大成效。
支持打好碧水保卫战。国家支持重点流域开展水污染防治、良好水体和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水环境保护修复等工作。2022年,国家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支持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家坚持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作为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支持地方开展燃煤锅炉整治、工业炉窑治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蓝天保卫战重点工作。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87.5%,变成全球上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支持打赢净土保卫战。国家重点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等,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
支持农村环境整改治理。聚焦农村环境重点难点,国家支持行政村开展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农村环境整改治理重点工作,推动建设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有效解决污水直排河道、垃圾随意倾倒等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支持持续推进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支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快速推进国有林场林区改革,落实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强化湿地保护修复,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顶级规模的国家、近20年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方式。当前,中国经济已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实践证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得以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浙江安吉余村关停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矿山转而发展生态经济,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引当地探索出一条经济与生态互融共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安吉以中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中国10%的竹产业产值,中国每三把椅子中,就有一把产自安吉;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马鞍山林场,随着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旅游的人多了,山野菜不愁卖了;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充分的利用沙漠日光足、无污染的优势,培育出了更高品质的有机果蔬;四川省稻城县、山东省蒙阴县、江西省崇义县等地发展“生态+”产业,推动新业态融合,打造生态品牌;黑龙江、西藏等地的冰天雪地也能成为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不仅是针对社会矛盾新变化,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不仅是对中国人民负责,更是对全人类负责。美国宇航局卫星数据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丰富实践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是在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先后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第一大国,清洁能源投资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中国的绿色技术正在造福更多国家。能让长颈鹿“昂首通行”的肯尼亚蒙内铁路、“油改电”的斯里兰卡科伦坡集装箱码头、光伏板下可以长草种瓜的巴基斯坦旁遮普太阳能电站,在一个又一个合作项目中,中国企业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细节。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平衡,恰好证明了环保行动与保持经济稳步的增长并不对立。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念兹在念,必有回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绿色已成为中国高水平发展的动人色彩。